长城酷熊作为一款“非主流”的5座轿车,其方正的外形、超大的空间,个性化的定位使它在国内微轿市场对手无几,而6万出头的起价又为这一个性家轿增色不少。酷熊全系3款车型均搭载1.5L全铝VVT发动机,价格分别为豪华型6.39万元、精英型6.79万元,天窗版7.79万元。相比同价位车型,酷熊的特点很鲜明:理想的空间、低廉价格、个性的外形以及主流的配置。那么面对这一价格领域各合资品牌的激烈争夺,酷熊能否依靠自身的优势开拓一片净土呢?6万起的价格又能否打破消费者的心理底线呢? 首先,我们关注一下6——8万区间的主力车型,在这一价格领域车型中多为自主品牌和二线合资品牌的两厢轿车,其中以雪弗兰乐风、大发森雅、标志206和骏捷FRV为代表,相比对手,酷熊1.5L的排量加上6万出头的价格无疑是性价比最高的,此外空间上的优势又使得酷熊如虎添翼。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酷熊便让人感觉价格里多少还是有一定水分的。我们知道长城酷熊与之前推出的长城炫丽同出自长城的CH轿车平台,二者搭载的是同样的动力单元和传动系统、采用同样的地盘结构,甚至在一些安全性和舒适性配置上也相差无几,但炫丽1.5L的指导价要整整低于酷熊4000元,加上销售终端的优惠,炫丽的性价比则更为突出。
从纵观国内A0级车车市场,从飞度、雅力士,到马自达2、新嘉年华,一个个追求时尚另类的精品小车都不约而同的将目标客户锁定为追求时尚另类的80后群体,但从最近半年国内A0级轿车的销量构成比例来看,其中没有一款车型达到预期的效果,相反,倒是那些外形平淡、实用性强的轿车销量坚挺,例如大众POLO、日产骊威等。
原因在哪?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价格缺乏渗透力,首先8——10万的价格已经与国内某些三厢轿车产生重叠,例如伊兰特悦动、凯越等,成长于80后的一代能依靠自身拿出10万元买车的尚是少数,其次,最重要的是10万的价格已经可以买一辆更加体面、更为实用的车型,这也就导致了,这类车型长期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回过来我们来看酷熊,6——8万的价格定位乍一看已经脱离了一线合资品牌A0级车的打击范围,但这并不意味着酷熊就能够打开一个喜人的局面。酷熊外形见棱见角,是一款典型的男人车,本来就“非主流”的定位就变得更加小众化,姑且认为酷熊的价格具有一定的渗透力,那么短期内其狭窄的受众面又能带来多少购买力呢?
最近两年我们不难发现,国内的A0级两厢车市场已经掉进了“年轻化陷阱”,众厂家都不约而同的看好80后这一社会新势力的购买力,盲目的注重车型的时尚化与低龄化,最后造成了产品的滞销,其原因并不在于产品本身,而是营销策略的失误,是对中国国内的汽车消费市场走向拿捏的不到位造成的。而就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长城大胆的推出了更加时尚另类的酷熊轿车,试图进入一个无人涉足的细分市场,它的前途又会怎样呢?笔者对此仅持观望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