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车辆转向、制动、驱动的核心部件以及承载车身等关键用途,每一个功能都与车辆的操控与安全息息相关。因此,正确的使用、维护保养轮胎,是安全用车的基础。这里,我们就介绍一些关于汽车轮胎使用及保养的基本知识。 轮胎基本参数识别 在轮胎的侧壁上带有模印的有关该轮胎的重要信息,内容包括轮胎名称、尺寸、是否是无内胎轮胎、内胎类型、最大承载重量、最大充气量、重要的安全警告等。 上图所示是一种普通的轿车用轮胎的侧壁信息。“P”代表轿车用轮胎;“215”表示宽度为215毫米;“65”是轮胎高度与宽度的比值;“R”表示轮胎为子午线结构;“15”为车轮直径的英寸值。某些轮胎上还带有“使用说明代码”。例如图中的“89H”就是“使用说明代码”,其中就包含了载荷指数(89)和车速代码(H)两条信息。 如果在“R”的位置上是个“B”字,表示该轮胎是带束斜交结构。而如果是“D”则表示是斜交结构轮胎。最大承重用的单位是“lbs”(磅)和“kg”(千克),最大压强用的单位是“psi”(磅/平方英寸)和“kPa”(千帕)。千克和千帕都是公制的度量单位。 轮胎上的“DOT”字母表明该轮胎是按照美国运输部制定的安全标准生产的。排在“DOT”后面的是轮胎识别号或轮胎系列号,由11 位数字和字母组成。在轮胎侧壁靠近轮辋的地方还标有轮胎所用帘线的类型和帘布的层数。美国运输部要求轮胎制造商根据胎面磨损、牵引力和耐高温3 项性能指标对轮胎进行分级。 胎面磨损级别:胎面磨损的分级是一种比较等级,是根据在指定的测试跑道上和特定的测试条件下测得的轮胎磨损程度进行分级的。一条磨损级别为200 的轮胎,其耐磨程度在特定的测试条件下比级别为100 的轮胎高一倍。将胎面磨损级别与轮胎的设计行驶里程联系起来是不对的。轮胎寿命的长短取决于实际的使用条件,会因为驾驶习惯、维护情况、道路状况和气候状况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 牵引力级别:牵引力级别从高往低为A、B 和C,代表在特定条件下,轮胎在潮湿的沥青和混凝土路面上所测得的直线行驶刹车性能。 温度级别:温度级别从最高到最低为A、B 和C,代表在指定的室内实验室测试转轮上和特定的测试条件下,轮胎抗热的能力。 轮胎维护及使用 轮胎气压: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保养项目。轮胎气压一定要确保符合厂家给出的标准值。对于长安福特车型,可以从两个地方查到对应车型的标准胎压值,一是从车主手册上,二是从车辆驾驶室门槛靠近B柱的胎压标签上。比如,福克斯的胎压值在驾驶室门槛位置的标签如下图(该图为09款福克斯): 轮胎气压若高于标准值,会造成轮胎不规则磨损、车辆舒适性下降、操控性变差、轮胎使用寿命降低;若轮胎气压低于标准值,也会造成上述问题,并且会导致油耗高、爆胎的几率加大等。 特别留意轮胎气压是随着车辆的使用会慢慢降低的,这是轮胎使用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因此定期检查胎压和加气是非常必要的。轮胎气压低比气压高更危险,胎压低除了会导致油耗升高、提速变慢之外,更严重的是威胁行车安全;因为胎压过低会导致轮胎快速磨损,以及温度快速升高,而这些因素会导致爆胎的几率加大。 一般来说,进4S店保养时4S店会检查轮胎胎压,并视情况需要会及时补充气压。但是考虑到进4S店保养的周期有点过长,因此在日常用车过程中,车主也有必要自己做一些胎压方面的常规检查。比如通过轮胎外观大致判断气压是否正常(一般来说,前置前驱车因为胎压要低于后轮且重心靠前,看起来前轮比后轮扁,这是正常的,不是缺气)。如果能配一个数字胎压笔(以数字显示胎压),或者在洗车时利用洗车店的便利设施检查一下胎压就更好了。 轮胎平衡及车轮定位:轮胎平衡及车轮定位涉及到轮胎的非正常磨损。若轮胎不平衡或者定位参数有误,就会造成轮胎非正常磨损,既影响操控和舒适,也影响行车安全。轮胎平衡和车轮定位都需要4S店的专业设备才能进行,当车辆出现轮胎更换、事故维修、轮胎过度磨损等情况时,都需要对车轮进行平衡测定和校正,并进行四轮定位调整。 此外,一个可以改善轮胎磨损和平衡问题的保养操作就是轮胎换位。一般来说,采取的换位原则为同边交换,即后面两个轮胎同边交换到前面位置。换位之前,所有轮胎都需做动平衡校正。 胎面清洁:由于道路状况的差异,轮胎行驶过程中难免会在胎面留下石子或其它不易自行除掉的东西,若不及时清除这些异物,轻则导致轮胎非正常磨损,重则导致爆胎事故。因此,利用洗车、停车、定期保养的机会清除轮胎胎面的异物也很重要。 备胎使用:当遇到爆胎时,需要使用备胎应急。使用备胎确保两点:一是安装轮胎是螺栓一定要拧紧(一般按照交叉顺序依次拧紧所有螺栓,注意力度必须大致均衡);二是备胎不能长期使用,应急完毕后必须更换回正常胎。备胎胎压也需定期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