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29日起上调成品油消费税,其中,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提高0.12元/升;柴油消费税提高0.14元/升。这是自2009年成品油税费改革后首度调整成品油消费税。此次,成品油消费税的上调,主要的政策目的是为了降低燃油污染和治理雾霾。那么,成品油消费税的上调,究竟又能否对治理雾霾起到有效果的作用?
或许,有人认为上调成品油消费税只是为其找个借口。毕竟,自2009年以来,国内成品油税费还没有调整过。按照每升汽油和柴油分别上调0.12元和0.14元,其实对每个月私家车车主的油耗成本支出影响并不大。那么,政府希望通过成品油消费税的提高来减少车主用车和社会油耗总消耗,其实作用并不会明显。
对于私家车主来说,以普通小轿车每百公里耗油8.5升,年平均行程1.2万公里计算,平均每月10元多。多了10多元的油耗支出,恐怕根本不能减少私家车车主用车频率,最后城市空气中来自汽车排放的尾气可能并不会有明显的减少。
当然,成品油消费税的上调,对物流企业的影响更大。按照载重50吨的卡车重载行驶百公里油耗40升左右,月跑10000公里,月度油耗成本增加了600多元,累计每年增加7000多元。这些增加的物流成本,最终会上涨到市民生活的消费品上,包括生活必需品的蔬菜、肉类和其他等食物,必将导致生活消费品的CPI上涨。最后,成品油消费税的上涨转嫁到了普通市民,导致市民钱不值钱,即使食的生活成本就会更高。如今,超市中的蔬菜等价格上涨,大家在超市里几乎找不到有几种2元每斤以下的蔬菜。
此外,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下挫,国内油价连续8连跌,本来是9连跌也被上调的成品油消费税所搁浅。未来国际油价不是没有可能还会持续下探,虽然本周OPEC会议已成近期原油价格走势的咽喉,但是主要的产油国委内瑞拉、沙特阿拉伯、墨西哥和俄罗斯四国未能就减产问题达成一致,这就可能导致国际油价持续走低。
或许,也有人会怀疑,国内油价经历了8连跌,本来可以9连跌的国内油价,是不是在持续下跌的国际油价,为国内油价的持续下跌寻找调节借口,这就是政府与百姓争抢利益。
不管从怎么样的政策效果来说,通过本次成品油消费税的上调,其实并不能减少私家车车主的用车频次,也不能阻碍想买车的消费者买车。即使未来成品油消费税还会持续上调,那些有钱的富人会开车的一样会开车,购买大排量高油耗的车主一样不会因为油价和成品油消费税的上调而不购买和消费,最终导致来自汽车排放的尾气并不会减少。如今越来越拥堵的城市,导致拥堵时段排放的汽车尾气比畅通行驶时的汽车尾气污染物多了很多。
油价上涨和成品油消费税的上调,只会增加社会底层百姓的生活成本,在油价和成品油消费税没有达到临界点的时候,通过油价和成品油消费税来调节私家车对汽柴油的使用收效甚微。
最后,我们的每升汽柴油里除了消费税外,消费者每买一升油还要支付相当于成品油价格和消费税之和的17%,以及以消费税和增值税为税基的7%的城建税、3%的教育费附加以及2%的地方教育费附加。也就是说,我们每一元汽油消费中就有支付了0.34元的税费。
其实,我们的私家车车主税负负担已经不少了,买车时缴纳了增值税、购置税和车船税,买车后每加一块钱的油还要缴纳0.34元的税费,更要命的是每过路一次还需要交买路钱。在重庆这样的城市还需要每年缴纳2300的路桥费,并且很多地方都要收路桥费。但是缴纳了路桥费,行驶在收费关卡的高速路或国道上还需要交买路钱。
其实,国家征收的税费里面就含有了城建税,城建税是我国为了加强城市的维护建设,扩大和稳定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来源,对有经营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个税种。其中,城市道路和桥梁的建设是不是属于城建税的开支之一,如果是,为何油价里含有了城建税却还要再次重复征收路桥费?同时,车主缴纳了那么多的税费,行驶在高速路上却还要征收那么高昂的过路费?
其实,国内各种税费的重复征收现象很普遍,最后加重了消费者的税负。其实,这些税负也就罢了,只要征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可以,但是很多的财政收入却在财政支出的环节中蒸发了很多,却培养了很多的贪官,大量的形象、面子和政绩等华而不实的工程,最后苦难老百姓却没钱看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