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汽-大众向特斯拉“高价”购买新能源汽车积分,蔚来在去年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收入突破1亿元等传闻和消息的不胫而走,使积分交易的关注度再次飙升。
从报告公示的情况看,2020年哪些企业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驭“双积分”政策,甚至在积分交易环节能够赚得“盆满钵满”?又有哪些企业在寻求购买新能源汽车积分,并为此付出不小的开支?此外,除了新能源汽车积分的变化,在燃油车领域,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的降低效果又如何呢?
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保持增长 企业间正负积分差距逐渐拉大
根据公示的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乘用车企业累计产生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为420万分,新能源汽车负积分92万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总体高于负积分,并继续保持增长,这得益于去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逆势增长。

具体到每家企业,新能源汽车正负积分在2020年的分化则更加明显。
从整体上看,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都积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展开布局,上马新能源汽车项目、扩张新能源汽车产能,为行业产生更多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的发力,也逐渐成为获取大量新能源汽车正积分的大赢家。
公示报告显示,2020年特斯拉以超过86万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成为获得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最多的乘用车企,比亚迪和上汽通用五菱两家自主品牌乘用车企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数量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尽管正积分量都在40万分以上,但与特斯拉的差距还是十分明显。另外,公示的报告显示,2020年,国内乘用车企中仍有20家企业的新能源汽车积分为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