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动力强悍的电动车总有些动力“过剩”的感觉,智己L7通过四轮矢量驱动技术,不但让车辆的动力得到充分释放,而且通过四轮驱动和四轮转向的协同,还可以在不同工况下实现从2580~3250mm区间“虚拟轴距”的智能调节,后面这项技术就有些高级了,很有些航空界“变稳机”的感觉。
■ 底盘啥水平?
由WAE威廉姆斯前瞻工程团队调校
实际体验:舒适和运动性兼具
其实对于智己L7这样的定位的车型来说,底盘的诉求首先是舒适性(特别是对于中国用户而言)。智己L7搭载了毫秒级全路况电控智能阻尼悬架(CDC减振器),从实际体验看,这幅底盘在舒适性方面首先获得了好评——即便是面对大卡车蹂躏的海淀山后道路,它依然能给前后排乘客带来相当不错的舒适性体验。



底盘方面,其次是对于运动性的体现,这也和智己L7的定位相符合——即便是我们尝试在70km/h以上的速度快速连续并线(封闭道路),底盘也给人足够的信心,要知道这还是在试驾车轮胎磨损比较的情况下做到的。


说到轮胎,原车的轮胎对于车辆的隔音降噪也是有所贡献的,而且还搭配了双层加胶玻璃,即便是采用了无框车门,智己L7的噪音控制也非常得体。

■ 四轮转向体验佳?
城市环境依然很敏捷
作为一台车长超过5米,车宽1.96米的大车,智己L7的转向半径只有5.4米,所以小路上调个头还是没有压力的。

如果说还有什么挑剔的地方,那就是即便你选择了“自定义模式”下“轻盈”这一挡转向力度,依然是偏沉的,路上开起来肯定不是事,但是对于停车入位的时候,还是少了几分轻松。

而面对更为激烈驾驶的场景,尤其是底盘和转向在大幅度输入的情况下,智己L7表现稳定,车尾也具备良好的跟随性——这让人瞬间把不那么大的后备箱空间甩到了九霄云外。

■ 尽管加速3秒87,但整体依然“传统”
“超跑模式”有意思
虽然以最强动力全力输出的时候,智己L7也会让你感觉一些眩晕,但整体无论是加速还是制动,它都还是挺克制的——按照智己工程师的说法,也要照顾那些从燃油车转换到电动车尤其是这种超跑级动力输出的消费者的感受——而对于我们编辑来说,那就是不需要适应的过程,上手无难度。

如果将动力调到最强,也就是超跑模式的时候,车辆会自动降低大屏幕并调整显示内容,还能显示G值,看上去很战斗:

小结:
在“高级”这个层面,智己L7确实做到了40万元级别的水准,尤其是车身的跟随性方面,无论是加速还是转向,都很有点运动的意思,同时也没有损失舒适性,可以说把中国用户的口味把握得挺好的。
■ 空间根本不是问题?
3100mm轴距不白给
乘坐空间恐怕是中国用户最看重的因素之一,智己L7的尺寸不用说,绝对的大车。但是智己L7的风阻系数达到了0.21cd,如此流线的造型会影响空间么?——从空间的实际体验看,身高180cm的体验者在前排调整到常规驾驶位置之后,后排的空间体验还是挺给力的,不得让人感叹超过3米的轴距真不是白给的。

除开驾乘感受之外,内饰也是用户需要天天面对的,问题来了——作为一款40万元级别的中国品牌轿车,智己L7的内饰啥水平?
■ 内饰够高级么?

试驾车配备了6800元选装的巴伐利亚半苯胺真皮座椅
并搭配科莫湖实木饰板(FSC认证)+IM高定香氛
尽管是偏运动的造型,但试驾车这套座椅还是舒适性不错的,尤其是侧面的皮质细腻,手感颇佳。


智己L7除开进入车内一眼就能看见由两块屏幕组成的39英寸巨幅沉浸式智慧场景屏,12.8英寸AMOLED 2K中枢屏等配置,车上的音响配置也很到位。

就包括车内照明这样的细节,智己L7也花了不少心思:

另外,智己L7的驾驶辅助硬件也非常了得,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并没有在车机和驾驶辅助方面有深入体验,这就留着之后试驾车来编辑部再体验吧。

结语:
单就40万元、中大型轿车两个维度来衡量,智己L7的底盘还是很有“高级感”的。而内饰的细节处理,也能体现出“豪华”的气息。当然,智己L7还有车机、智能驾驶辅助等方面没有充分体验,我们今后有机会也会为大家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