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去年10月汽车业三巨头首次向美国政府申请援助款项以来,三公司明确申请的贷款额达到606亿美元,而美国政府批准的金额为689亿美元。然而,真正确认分发给汽车三巨头的金额只有190亿美元,且贷款用途往往背离了汽车商的初衷。有意思的是,在整个求救过程中基本失声的福特,却在国内对手倒闭后开始申请能源部200亿美元贷款中的50亿美元。此外,欧盟委员会和澳大利亚政府还分别给了福特6.95亿美元和3.55亿欧元用于发展节能技术和援助经销商。
看似一笔糊涂账背后却是美国政府的“精明”。
事件回放:
2008年9月:在通用汽车首次提出需要政府援助3个月后,美国众议院通过给美国汽车业制造商250亿美元低息贷款的法案。其实这笔援助早于2007年就被国会通过。
2008年10月:美国能源部宣布,拿出50亿美元贷款用于通用与克莱斯勒的并购交易。
2008年11月:通用汽车董事会叫停了与克莱斯勒的并购交易,等于放弃了50亿美元。此时三大巨头的总申请额为340亿美元。
2008年12月:美国参议院否决了140亿美元救援方案,布什政府财政部则从7000亿美元金融援助计划中拿出174亿美元给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但这其中的40亿美元要等7000亿美元的另一半通过后才有着落。
2009年1月,通用汽车终于接到了美国政府的40亿美元。通用和克莱斯勒第二次申请贷款,分别为166亿美元和50亿美元。
2009年4月,美国财政部拿出50亿美元用于帮助汽车公司的供应商,通用和克莱斯勒分别领了20亿美元和15亿美元。同月,克莱斯勒进入破产程序,美国与加拿大政府联手拿出90亿美元“送终”。
2009年5月,美国政府给了通用金融公司最后一笔75亿美元,帮助经销商。
专家点评:
福特的节能贷款难兑现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
美国政府既然已经承诺了600多亿美元援助,后续资金肯定会陆续到位,只是需要找到筹集资金的方法。汽车业短期内靠自己度过危机的可能性很小,即使像福特这样不要求救助的制造商,美国政府仍不会掉以轻心,更不会任其破产。
福特所要求的节能贷款,即便是在两大汽车巨头破产后仍很难实现,因为防止福特裁员,才是美国政府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不仅如此,比起金融业和地产按揭业巨头“两房”,美国政府似乎对救汽车业的意见最犹豫,而出手也更紧。从行业侧重点来看,金融,包括地产金融才是危及美国整体国民经济的核心问题,房地产乃至汽车业的影响面都是局部的,美国政府所担心的只是后者可能产生的社会效应。
布什政府和奥巴马在行动风格上的差别也部分影响了美国政府处理汽车业危机的速度,但更大的原因还在于汽车业危机发展的程度,在布什政府时期,危机只是刚刚暴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