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报7月14日报道 成都市交管局称下周一正式施行 成都市物价局对此感到很惊讶 “涨了两倍,太贵了!停放两个小时的费用就可割一斤肉了。”昨(13)日,成都市一些临时占道停车场亮出新的收费标准公示牌后,引起众多市民关注。对于涨价消息,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昨日给予了肯定的回复,该负责人称,我市一环路内一类区域临时占道停车收费标准将提升至6元起价、超过1小时加收3元钱,从本月20日正式施行。 现场 一环内停车不紧张区域可能除外 据悉,此次成都市只是扩大占道停放差别收费区域,其目的则是通过减少临时占道停车泊位,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减少车流量,从而达到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目的。 昨(13)日,记者还从相关渠道获悉,此次划定的“一类区域”将确定在一环路以内,根据车流情况及附近停车场使用情况,可能将部分停车不很紧张的区域除外,这些除外区域仍执行现行临时占道收费标准,而目前停车位紧张、交通拥堵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锦江以内的中心城区,所以极有可能在这些区域内实施。至于收费标准,将跟新公示牌上的标准一样。 下月起占道停车费涨两倍 昨(13)日下午,记者在天涯石南街临时占道停车场看到,新的收费公示牌已被收起来放在停车场附近的街沿上,但是仍引起不少车主和过往行人驻足关注,而停车场的收费标准仍按“起价2元/1小时,1小时后每小时加收1元”的老标准执行。现场守车员称,新的收费公示牌在前天摆放出来的,“听说从下月1号开始执行”。随后,三圣街、清安街等占道停车场的守车员也称,“我们领导说,新的收费标准从8月1日开始执行,现在只是提前公示,让大家有个心理准备。” 记者从新的收费公示牌上看到,上面印有成都市公安局交管局7月10日的公告,公告上公示了临时占道停车白天(8:00至18:30)设置的机动车泊车位,以及有效期“截止至2010年7月9日”。公告下方则公示了“由成都市物价局监制”的新收费标准:起价6元/小时,超过1小时以上,按每小时3元加收。据了解,布后街、四圣祠南街等街道临时占道停车场也悄然摆放了新的收费公示牌。 回应 成都市交管局:客观上起到缓堵保畅作用 昨(13)日,记者从成都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处获悉,从前年年底开始,我市在春熙路—盐市口—天府广场片区按照“6元起价,超过1小时加收3元钱”的一类停车场标准收取停车费。警方介绍,此举目的是先期观察市民对相关收费标准的反应;同时也希望借此来控制中心城区车辆的停放,缓解城区交通压力,缓堵保畅。 据了解,由于这一类停车场的收费较高,一些开车的人并不愿在此停车。具体体现在停车数量上,出现上午车少下午车辆开始增加的现状。交警方面认为,这对城区拥挤的交通从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缓堵保畅作用。据介绍,相关试点的停车点位目前已经开始用智能记时收费器,“打表收费”的模式将告别时间上的随意性。 成都市物价局: 甚感惊讶“红头”文件还未出来就…… 昨日,得知有的街道已亮出新的收费公示牌,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甚感惊讶——“‘红头’文件还未签发出来,他们就……”该局有关负责人称,目前相关文件内容还在商讨制定之中,按有关程序要报市政府批准后方能公布执行,截至昨日,有关新收费标准“红头”文件还未出台。“在文件出台之前,一切都可能是变数”。也正因为如此,市物价局显得很谨慎,对于新收费标准实施区域、执行时间、具体收费标准等问题,这名负责人均以“正式文件出台后才能公布”为由而谢绝透露信息。 成都市物价局有关负责人称,由于目前停车收费项目未列入我省价格听证目录,因此此次价格调整不需要举行价格听证。 成都市交委: 中心城区中小街道15%面积用做停车 “我市中心城区停车场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衡,导致中小街道15%的面积作为临时停车场被占,制定路边占道停车的收费远远高于在停车场停车的收费政策,就是为了缓解中心城区拥堵。”成都市交委相关负责人称,中心城区道路资源有限,实行区域差别化停车收费的政策,是为公共交通、轨道交通的发展争取时间和空间,通过这样的措施影响市民出行方式的选择,使一部分车辆拥有者转向公共交通。不过,这位负责人也坦言,区域差别化停车收费的政策对缓解拥堵有一定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调查 缓堵不太明显 停车费却翻番 根据《关于城区部分区域实行机动车占道停放差别收费试点的通知》要求,从2007年12月1日起,我市开始在春熙路—盐市口—天府广场片区进行机动车占道停放分区域收费试点工作。试点后效果如何呢?记者昨日对古卧龙桥街、兴隆街、太升南路、东华正街、东华门街等多个试点临时停车点进行调查发现,试点后缓堵并不太明显,但车主所支付的停车费用却翻番。 昨日中午,记者来到盐市口片区的古卧龙桥街看到,该临时占道停车点车位已停得满满当当。记者在此片区观察了30多分钟,发现车辆络绎不绝,一辆开走后马上又有车辆补入,能停车的地方几乎全都停满了车,没一个空位,仅仅20个泊车位还需要排班等候。收费员林师傅介绍,停车场每天车流量有上百辆,自实行了占道停车区域收费政策后,停车数量依然未减,而且基本都为临时停车,停车时间最多不超过2小时。当记者问到是否有车主对此收费“望而却步”时,林师傅表示极少。“该停的还得停,停车数量并未减少”。林师傅向记者介绍说,实行6元起价的收费标准后,停车收入翻了将近一番。由于古卧龙桥街位于繁华中心市区,停车量始终是“求大于供”,因此未能缓堵。 这时,一辆红色QQ车准备交费离开,车主停了一个半小时,收费为9元。“实在有点贵,但没有办法,只有这里有临时停车位”,车主对停车费用颇感无奈。对于心中合理的停车价位,该车主认为“2个小时5元就足够了”。 随后记者又来到兴隆街,看到该临时停车点20个停车位一直不空,一有空位马上就有车停入,而东华正街的22个停车位也都停满。一位收费员说:“这里的车位几乎每一分钟都不得空闲。试点后,虽然车主大多抱怨收费太高,但还是不得不停。” 算账 张师傅:停两小时“停脱”一斤肉 “有点贵哟!”在天涯石南街,私车车主张师傅看到新的收费公示牌后惊叹不已,他称与现行标准相比,新的收费标准上涨了两倍,涨的幅度也太大了点。同时,张师傅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即使按停放两小时计算,就需交纳9元停车费,“可以割一斤精瘦肉了”。张师傅还称,一般情况下,车辆的每百公里耗油量为7升左右,按现行油价计算也就是40多元,这样停放两个小时缴纳的停车费,就相当于车辆跑20多公里的油钱。 潘先生:一天33元 一月除脱1/4工资 在华兴街附近的潘先生则称,根据工作时间安排,他每天停放车辆的时间从早上的8点30分直到下午6点,停车场将按停放10个钟点计算。依据新的停车收费标准计算,每天仅支付停车费就要33元,一个月上22天班,就需支付停车费726元,比现在上涨了484元,而他每个月的工资收入才三千多元,“差不多除脱四分之一的工资收入了,今后哪个还敢开车出来上班?”潘先生认为,这些区域处于繁华地带,室内和院内停车场本来就十分拥挤,只有通过占道停车来缓解压力,但是“这新的收费标准也涨得太离谱了”。 影响 部分室内停车场或将涨价 昨日下午,记者调查天涯石南街、布后街等附近的院内停车场、室内停车场,发现大部分停车场的收费标准为:起价3元/2小时,超过2小时后每小时加收1元。相比“起价6元”的收费标准,这些停车场的收费要低许多。那么,如果临时占道停车场执行新收费标准后,附近这些停车场会不会因此而涨价呢? “我们这停车场属于政府定价,不会随意调整的。”天涯石南街附近的娇子苑小区有上下两层地下停车场,现场的崔师傅称,该停车场一共有500多个泊车位,对外开放停车,然而白天尽管临时占道停车场已停满了,但是他们的地下停车场还尚有50%的剩余泊车位。 据我市《机动车非占道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我市非占道停车场收费管理分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市场调节价三种,其中执行市场调节价停车场停放服务收费标准由停车场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自行确定,并按规定向价格管理部门备案即可。目前,我市专为机动车辆停放、独立修建并专门经营机动车停放业务的室内停车场所,以及为商场、餐馆、茶楼、酒店等提供配套服务的室内停车场所,执行市场调节价。 有关人士称,除了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停车场收费标准不会作较大变化外,实施市场调节价的停车场将根据停车供需情况调整收费标准,在路面占道停车收费大幅上调后,极有可能使附近这些停车场收费标准也作相应上调。 资料 中心城区拥有45万辆机动车 据调查,目前我市机动车保有量为178万辆,中心城区拥有45万辆。中心城区私家车在30万辆左右。目前我市的小汽车消费需求旺盛,按目前发展速度,预计到2012年,中心城区机动车拥有量将增长到142万辆,中心城区路网将饱和,到2015年,中心城区机动车辆达210万辆,届时路网将超饱和。而目前城区内备案登记机动车停车场为2072个,总泊位为27万个,停车位的缺口在20万个左右。 (本文来源:成都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