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7月28日报道 受宏观经济走势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国石油消费出现负增长,但回暖迹象已经出现。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石油市场总体需求依然疲弱,预计下半年我国石油消费将在低位缓步企稳回升,但回升幅度有限。 石油作为基础能源产品,其产销及进出口变化,与实体经济走势密切相关。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字,上半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为1.9亿吨,同比下降2.9%,但比一季度回升4.2个百分点。 表观消费量是净进口量和产量的总和。在不考虑库存的情况下,理论上可以反映社会需求量。石化工业协会信息与市场部副主任祝昉说,实体经济放缓是上半年我国石油消费下降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出现企稳回升的态势,石油消费也逐步回暖。 原油加工量和成品油消费量更能体现我国石油需求的情况。根据石化工业协会的数字,上半年我国加工原油1.75亿吨,同比增长1.5%,由一季度4.5%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汽油、柴油和煤油三大类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为1.03亿吨,同比下降2.6%,与一季度6.5%的降幅相比明显收窄。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专家舒朝霞说,考虑到库存下降因素,上半年成品油实际消费量应大于表观消费量。 专家预计,随着国家十大产业规划的落实以及财政投入的持续加大,将对石化产业产生较强的拉动作用。但由于目前我国出口恢复还不明显,下半年石油消费预计将在低位盘整回升,回升速度不会太快。(本文来源:华西都市报 ) |